欢迎来到www.lawzsw.com - 一家专业的法律知识网站!
  • 当事人如何提出回避申请

      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之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当事人无需举证的情况

      "谁主张谁举证"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举证原则,但这不是说一切事实都需要举证,我国法律规定了免除当事人举证的事实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的规定,对于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1)众所周知的事实;(2)自然规律及定理;(3)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被告不能到庭的怎么办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被告应当配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在人民法院传票传唤之后,按时出庭,以便人民法院及时查明案情,正确适用法律,公正裁判。被告确有不能按时到庭的事由,应当及早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告提出的理由正当,确实不能到庭的,可以决定延期审理,并将延期审理的情况及时通知原告。人民法院...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原告在哪种情况下可以撤诉

      1.撤诉是原告行使诉讼权利的体现,应当由原告决定是否提出申请。起诉是原告的诉讼行为,撤诉也应是原告的诉讼行为。被告除提起反诉外,不得为撤诉行为。原告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撤诉。诉讼代理人申请撤诉时,必须经原告特别授权。撤诉是原告诉讼权利的体现,因此撤诉必须出于原告自愿。  2.撤诉应由原...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什么情况下被告必须到庭

      必须到庭的被告,一般指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劳动报酬案件和婚姻案件的被告,以及其他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是否必须提供证据?

      民事诉讼是因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争议引起的,原告起诉是为维护自己的民事权益,被告或者第三人提出新的主张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从整个案件看,当事人对发生纠纷的事实最为了解,只有他们才能提出维护自己权益的有力证据。因此,原告对自己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被告对自己答辩或者反诉所根据的事实,第三人对自己提出的请求等...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一方当事人拒绝签收调解书怎么办

      在审判实践中,当事人收到调解书的时间往往有先后,有时会发生先收到调解书的一方无异议,而后送达的一方当事人表示反悔,拒绝签收。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视为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当事人主导地位的彰显

      在当事人主导的审前准备程序中:  (1)当事人可以通过"诉答"明确双方有关事实、证据和诉讼请求方面的争点。诉答程序中,原告提出起诉状,被告针对起诉状的内容进行答辩,原告又针对起诉状的内容进行再答辩,这样反复多次的"诉答"可使争议集中和争点明确,法院的审理范围也因此得以固定。通过诉答程序所确定的争点也就确定了举证的具...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诉讼调解有利于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紧张关系的和谐

      调解的本质特征是,始终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使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参加调解过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从而使纠纷得到解决。  一般地说,当人们听到不同意见时,往往会反省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有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看法的片面性或者说完全是错误的,从而导致双方意见的接近。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尚未充分考虑的意见进行反省,能够促...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原告注意事项

      第一,您应当确定您所涉及的纠纷是否是属于法院的受理范围,不要以为任何争议法院都会受理。比如您的纠纷依法应当先经行政复议,而您未经过行政复议的程序,法院是不受理的。又比如在合同纠纷中,双方如果在合同中已经约定了发生争议后选择仲裁机关解决争端,法院也不会受理此案。再比如,劳动争议案件依法也必须先经劳动仲裁后法院才...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被告注意事项

      第一、接到法院送达给您的诉状后,您就是被告了。这时应当立即对诉状所及的纠纷内容进行调查,如到法院查阅原告提交的证据材料。  第二、慎重地确定应诉策略。轻视的态度是要不得的,缺席不应诉更是等同于任人宰割,法院的缺席判决往往对被告不利。  第三、尽早查阅有关法律资料,熟悉诉讼程序,否则在不经意中丧失自己的权利,就...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当事人诉讼平等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法律规定的上述原则,可以概括为当事人平等原则,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该平等权利体现为两个方面:  (1)权利的同样性;如:原告在诉讼...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不服还可以上诉吗?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0日。超过法定上诉期限,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行使上诉权,提起上诉。如果当事人认为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有错误,只能申请再审,不能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日,比对裁定的上诉期限长,是因为,判...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当事人在诉讼中地位平等吗?

      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地位平等,该平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二是人民法院对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所谓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指不论双方当事人是公民还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地位、权利、财力有何不同,他们在诉讼中享有的诉讼权利是平等的。比如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裁决后,当事人不服是否还可以上诉?

      我国民事案件的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即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就告终结的制度。因此,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只要不服,就有权提起上诉。上诉是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而请求上级人民法院对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要求撤销或者改变判决、裁定的诉讼...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仍不服,是否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继续提出上诉?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裁决、裁定,一经宣告或者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对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再上诉。如果当事人对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裁定仍然不服,只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申请再审,但申请再审期间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终审判决如果是具有给付内容的,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即有权要求...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普法知识网汇聚各种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供法学常识、汇总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例如合同法律知识、涉外法律知识、刑法知识、房地产法律知识、劳动法律知识等法律知识性文章供网友参考学习。

Copyright @ 2020-2022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6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