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www.lawzsw.com - 一家专业的法律知识网站!
主页 > 法律知识 > 反不正当竞争 > 简述诋毁他人商誉行为

简述诋毁他人商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 2022-09-22 15:27:15108互联网法律知识网本文有1012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导读】诋毁他人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竞争利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诋毁他人商誉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司法考试对此的关注点,而且也是我

  诋毁他人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竞争利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诋毁他人商誉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司法考试对此的关注点,而且也是我们在学习中的难点,请全面把握以下内容:

  1.行为人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

  关键把握是否为竞争对手。如果营业员甲因乙厂不向其支付销售推广劳务费,在顾客向其询问乙厂的产品时说乙厂的产品不好,这不是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是典型的民事侵权行为。

  经营者通过两种途径实施此行为:一是经营者亲自实施,二是经营者通过他人或者利用他人实施。但需要注意,其他非经营者实施的侵害他人商誉的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可构成共同侵权人。例如,新闻单位被利用和唆使侵害他人商誉,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行为,而非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这里,注意与虚假宣传行为在主体上的区别,前者绝对强调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而后者即使广告经营者也构成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行为手段是捏造、散布虚假事实

  (1)侵权者一般具有捏造事实,而且散布所捏造的事实的行为。注意,捏造散布行为应当为第三人所知晓,否则不能认定为损害,至于第三人的范围有多大,则并不影响定性。如甲灯具厂为了争夺客户,捏造乙灯具厂偷工减料的事实,只告诉了几家客户。本案中虽然甲厂只在有限范围内传播,但已经为第三人所知晓,并针对乙厂的商誉,因此可以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2)散布的事实必须是虚假的。如果是真实的事实,那就不是此行为。例如,甲厂曾经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工商局的查处,后来乙厂在拓展业务时一直向客户提起这件事情,甲厂表示抗议,但是该行为却不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3.行为人出于主观故意,目的是为了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这里注意诋毁他人商誉行为的主观状态是故意,过失是不可能构成本行为。因为其具有目的性,过失行为不可能具有目的性。

  4.侵害的客体一般是特定主体的商誉

  所谓商誉是指经营者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印象,是消费者对经营者及其产品所作的主观评价,一般是指正面的评价。

  诋毁他人商誉行为一般是针对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竞争对手的。如果捏造、散布的虚假事实不能与特定的经营者相联系,则不能认为侵犯了主体的商誉。虽然没有明确指名,但公众可以推知的,也构成侵害特定商誉。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即使所针对的主体不特定也可以构成诋毁他人商誉的行为,最典型的如对比性广告,将自己的产品与不特定的产品相比,说明其他不特定的产品都是有质量问题的,这同样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利益,因此属于该行为。

  [例1]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种关于诋毁商誉行为的表述是正确的?( )(2003年试题)

  A.新闻单位被经营者唆使对其他经营者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与经营者构成共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B.经营者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发布影响其他同业经营者商誉的信息,只要该信息是真实的,不构成诋毁行为

  C.诋毁行为只能是针对市场上某一特定竞争对手实施的

  D.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主观心态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答案]B。

  [例2]乙厂的下列行为,何者构成不正当竞争?(2005年试题)

  A.向甲公司的工作人员行贿,以获得甲厂的技术秘密

  B.向本市大型商场的购货人员行贿,使他们只采购本厂产品

  C.在电视广告中发布使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D.在电视广告中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者的商品信誉

  [答案]A、B、C、D。

  本题原本是带有案情的不定项选择题,但其实不需要案情同样可以答题。这就提醒我们考试在做题时一定要学会捕捉有效信息,而不要被垃圾信息所累。其中A项构成侵犯商业秘密;B项构成商业贿赂;C项构成虚假宣传;D项构成诋毁他人商誉。

  网站声明:本文“简述诋毁他人商誉行为”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简述诋毁他人商誉行为 简述诋毁他人商誉行为

      诋毁他人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竞争利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诋毁他人商誉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司法考试对此的关注点,而且也是我们在学习中的难点,请全面把握以下内容:  1.行为人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  关键把握是否为竞争对手。如果营业员甲因乙厂不向其支付销售推广劳务费,在顾...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诋毁他人商誉行为 诋毁他人商誉行为

      诋毁他人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竞争利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诋毁他人商誉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司法考试对此的关注点,而且也是我们在学习中的难点,请全面把握以下内容:  1.行为人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  关键把握是否为竞争对手。如果营业员甲因乙厂不向其支付销售推广劳务费,在顾...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违法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违法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违法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阅读次数:254次我要咨询违法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1)限制竞争行为的4种行为;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7种行为;  (3)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该法规定的行为。...

    发布于:2021-04-18

    详细阅读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反假冒其他企业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持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等行为,均得责令其停止侵害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给被侵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行为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

    发布于:2021-04-18

    详细阅读
  • 不正当竞争监督检查部门 不正当竞争监督检查部门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可见,我国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主要是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此外,也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权进行监督检查的其他部门。例如,国内贸易部和对外贸...

    发布于:2021-04-18

    详细阅读
  • 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应如何处罚? 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应如何处罚?

      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发布于:2021-04-18

    详细阅读
  • 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会受到什么处罚? 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会受到什么处罚?

    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明知有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构成犯罪的经营者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布于:2021-04-18

    详细阅读
  •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又称“不公平竞争”。在商业领域内所进行的侵犯他人正当权利的行为。关于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学说和立法均不尽一致。代表性的学说有以下几种:(1)凡利用诈欺之手段出售其产品,以及厂商之行为,其目的在于从他人所取得的现状获得利益,或使他人之商品或企业解体,有时尚足以使其商业市场之全部或一部受到打击之行为。(2)所...

    发布于:2021-04-18

    详细阅读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事法律责任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事法律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  不正当竞争行为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销售伪劣商品,采用贿赂手段以销售或购买商品,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故意包庇犯罪行为人不受追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我国新刑法中还规定了侵害他人...

    发布于:2021-04-18

    详细阅读
  • 什么是混淆行为 什么是混淆行为

      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户或者消费者产生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发布于:2021-04-18

    详细阅读

普法知识网汇聚各种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供法学常识、汇总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例如合同法律知识、涉外法律知识、刑法知识、房地产法律知识、劳动法律知识等法律知识性文章供网友参考学习。

Copyright @ 2020-2022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6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