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www.lawzsw.com - 一家专业的法律知识网站!
主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人民陪审员制度不宜精英化 民众应有资格参选

人民陪审员制度不宜精英化 民众应有资格参选

民事诉讼法 2021-07-20 21:26:36162互联网法律知识网本文有1316个文字,大小约为6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导读】精英化不合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初衷3月28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大常委会正式任命了第一批共43名人民陪审员,随后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专门进行了审判培训。此次该区选任人民陪

 “精英化”不合“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初衷

  3月28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大常委会正式任命了第一批共43名人民陪审员,随后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专门进行了审判培训。此次该区选任人民陪审员,通过推荐、报名的方式参加面试共1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2人,硕士学历的5人,本科学历的20人,其余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43名入选者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8人;工会妇联干部7人;大学教授、专家学者14人,医疗、工程核算、金融保险、网络技术等行业均有人员参加。(见4月12日,《人民法院报》)

  从上述一个个似乎令人鼓舞的数字中,笔者并未感到一种司法工作者素质提高后的由衷喜悦,相反心情却颇为沉重。因为在这首批人民陪审员中间,很少有我们的农民兄弟、工人兄弟,而且超过人数三分之二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干部或者可以称之为社会精英的人士。笔者不禁纳闷:难道人民陪审员选任必须走这样“精英化”的道路吗?

  人民陪审员,不应成为偏重少数人专任的陪审员,否则便失去了“人民”两个字的蕴涵。为什么人民陪审员选任中不能做到兼容并蓄,百花齐放呢?是因为工人、农民等等普通民众的素质不够高,还是社会精英的素质在审判中更能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

  首先,人民陪审员选任的“精英化”意味着对普通阶层民众参与司法进程的不公平。诚然,法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普通民众难以掌握如此专业的学问,即便是法律工作者也需要通过常年的学习,才能逐渐掌握法律知识技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合理而自然地将普通民众排除在关系他们最大利益的审判领域。司法关系人民利益,人民参与司法过程,这是法治化的必然潮流,也是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从司法实践角度而言,人民陪审员的精英化不利于司法审判公正形象的树立。试想,一个生活窘迫的犯罪嫌疑人,面对一个与其景况相似的陪审员,或者一个养尊处优的陪审员,对其进行的审判,由此产生的司法心理认同能是一样的吗?

  其次,人民陪审员选任的“精英化”并不意味着审判结果的更加公平。即使是拥有高学历和良好的社会职业,要熟练掌握庞杂的法律知识也是困难的,而要求达到与法官同等的法律素质则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走“精英化”道路并不能打开司法实践中法官力量薄弱的死结,或实现更大的司法公平。那为什么还要选任人民陪审员呢?法国18世纪伟大的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曾说过:“陪审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公民是由与他们平等的人们来审判的。它的目的是要使公民受到最公正和最无私的审判。”人民陪审员不是专业法官,他们是凭良知下判断的“临时法官”,是对公平公正的维护者。固然人民陪审员可能不精通法律事务,但是公平公正的观念是自然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这是谁也无法剥夺的。在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的情况下,对诉讼争论根据的事实却同样能作出他所认为正确的判断。而这一切都是与“精英化”无关的。

  人民陪审员选任“精英化”与采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初衷是矛盾的;不分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条件,尽可能吸纳社会各阶层参与,这样才能符合司法改革追求司法公正的根本目的。 欧阳晨雨

  我为什么没资格参选“人民陪审员”?

  我是一家军工企业的普通职工,平时爱参与法律活动。上月初,我在电视上看到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选拔人民陪审员的消息,条件必须是“大专以上,政治上没有问题”。自认为符合,便在所在辖区司法办填表报了名。4月5日,我到辖区办事,顺便去司法办问问情况。一位工作人员说,区法院已经定了人员,说罢递过来一张名单。在32名候选人中,有处长教授妇联主席村支书站长人大代表等,没有我等工矿企业职工和普通老百姓身份的人。不满之余,我在电话中向区法院有关人员提了意见。针对我提出的“不见面、不面试、不下来了解就这么定了”有失公平的质疑,对方答应向上反映。两天后我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中院(选定的)403名人民陪审员中,博士7人,硕士22人,学士173人,大专181人。大专以上95%;注意吸收了社会不同行业、专业的各类人员。其中有人大代表26人,政协委员13人。”(见《××晚报》4月7日2版“权力:人民陪审员=法官”一文)。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落选,只知道在一些国家,普通百姓当人民陪审员多的是;我不知道我什么地方不适合当选,只知道我的“人民陪审员”之梦算完了,但对选拔中的质疑没有完。比如文中为什么没有提官员多少名,没有提普通老百姓多少名,却强调博士硕士的“知识性”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代表性”;既然要求“大专以上”,又何来“大专以上95%”,另外不是大专以上的5%又是些什么人等等。总之,我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

  被“忽悠”了又能怎么样呢?思前想后,关于我为什么会未选先落的问题,我的结论是,我是弱势群体,收入低,空有一张大专文凭,当不了人民陪审员;我不是官员,不是学者,更不是人大代表,没有一点名气,所以只能陪看别人陪审。但愿这只是个别小老姓的遭遇,但愿这只是中国法制改革过程中一个小小的 “忽悠”。

  网站声明:本文“人民陪审员制度不宜精英化 民众应有资格参选”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个人案件网上查询系统怎么用 个人案件网上查询系统怎么用

      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见一些纠纷或是矛盾难以解决,最终只能走上诉讼的道路,为了方便诉讼,在法院立案后可以通过查询系统查询相关的案件进度,那么个人案件网上查询系统怎么用呢?接下来就由法律知识网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个人案件网上查询系统怎么用  全国案件诉讼查询,大部分已经公开,可以凭相关案件信...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的权力配置 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的权力配置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第185条至188条对检察监督的方式做了规定,将抗诉作为其监督手段。这种被称之为"事后监督"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一直受到怀疑。我认为,民事检察监督的正当性可以从宪法的角度来解释。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宪法地位决定了它...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在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同时提起民事诉讼时,考虑权利人有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多年来困扰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一个难题。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8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是"国家财产、...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的举证责任 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的举证责任

      一、民事抗诉程序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及规则。  1、检察机关举证责任的含义。  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是指检察机关为了支持民事案件一方当事人的主张,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制度。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民事诉讼抗诉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与对立当事人是平等的,...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检察机关不能抗诉的案件有哪些 检察机关不能抗诉的案件有哪些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及裁定提出抗诉。  在司法实践中,对抗诉案件也应该进行立案审查,符合法律条件的抗诉案件才能进入再审程序,不符合条件的抗诉案件是不能够立案再审的,应通知检察机关撤回抗诉,如果检察机关坚持抗诉,应书面通...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法院的审判组织形式 法院的审判组织形式

      根据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目前有以下三种形式:  1、独任庭  是由审判员一人审判简易案件的组织形式。依照法律规定,独任庭审判的案件是:  (1)第一审的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的刑事案件;  (2)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人民法庭审判简单的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  (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区别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区别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中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有什么区别吗?下面法律知识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1、民事诉讼及其程序是怎样的?什么是申诉?检察机关分别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检察机关的抗诉能发挥什么作用?  通常人们常将诉讼称作"打官司'。国家、集体或个人的各类民事权益受侵犯,从而发生纠纷,向法院起诉,法院对此进...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附带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与被害人的关系研究 附带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与被害人的关系研究

      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与被害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完善检察机关与被害人的关系?下面法律知识网为您分析检察机关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  一、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与被害人的关系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协作与制约相依存。  二者的协作关系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消极协助关系、积极协助关系和直接替代关...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事中监督机制初探 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事中监督机制初探

    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事中监督机制初探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监督普遍是事后监督,即在民事诉讼活动结束后,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法提起抗诉。而本文所称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事中监督,是指在民事案件的一、二审审理期间,对于群体性案件、社会影响大的案件、矛盾...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 怎样受到检查机关的保护 怎样受到检查机关的保护

      一、强化制度保障,保证业务工作健康发展。  1、强化目标管理机制。  实践证明,责任目标量化动态考评,是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检察工作,充分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推动检察事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检察机关必须建立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强化对目标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月通报制度,由办公室每月进行通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发布于:2021-07-20

    详细阅读

普法知识网汇聚各种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供法学常识、汇总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例如合同法律知识、涉外法律知识、刑法知识、房地产法律知识、劳动法律知识等法律知识性文章供网友参考学习。

Copyright @ 2020-2022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6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