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www.lawzsw.com - 一家专业的法律知识网站!
主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重婚罪需要什么样的证据

重婚罪需要什么样的证据

刑法 2021-07-25 19:27:00202互联网法律知识网本文有924个文字,大小约为5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导读】一、重婚罪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认定重婚罪需要的证据有:1、配偶与第三方经过合法登记的结婚手续,或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需要搜集结婚登记伪造结婚证证据,重婚者与第三人

重婚罪需要什么样的证据

  一、重婚罪需要什么样的证据

  认定重婚罪需要的证据有:

  1、配偶与第三方经过合法登记的结婚手续,或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需要搜集结婚登记伪造结婚证证据,重婚者与第三人所生小孩的出生证等直接证据。

  2、还可以搜集有婚外情一方与第三人存在长期稳定的同居生活证据、双方在一起的亲密照片、录像、短信等,此外,还有亲属或朋友的证人证言、婚外情一方亲笔所写的保证书、忏悔书等。

  重婚案为自诉案件,属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此需要被害人主动起诉,否则将不被人民法院受理。立案后,当事人在搜集证据时可以请求警方协助调查,请求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配合调取重婚的相关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重婚罪的司法实践认定

  实践中,社会意义上婚姻关系的重合大致有四种情形,即法定婚(即依法定程序登记)加法定婚;法定婚加事实婚;事实婚加法定婚;事实婚加事实婚等四种。对于上述行为是否构成刑法意义上的重婚罪,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别对待。

  1.行为人前后两次婚姻都是法定婚的,是典型的重婚罪。表现为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而领取结婚证。

  2.如果前一次是法定婚,后一次是事实婚,即双方以夫妻关系相对待并且同居,对外也以夫妻自居,即形成事实上的婚姻关系,也构成重婚罪。但这种事实重婚的成立还需要有三个构成要件,即一是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二是公开同居生活;三是群众也认为其是夫妻关系。

  3.如果前一次是事实婚,后一次是法定婚或者前后两次都是事实婚的,原则上不构成重婚罪。因为前一次的婚姻关系本身就是非法的,不存在刑法保护的法益。但是,若前一次的婚姻关系成立于1994年2月1日之前且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的,该事实婚仍受法律保护,此后又有事实婚或法定婚的,应构成重婚罪。

  4.有重婚行为的,并不一定构成重婚罪。根据刑法第13条“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只有情节较为严重,危害较大的重婚行为,才构成犯罪。对于以下受客观条件所迫而重婚,主观恶性较小的,不以重婚罪论处:一是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迫于生存而重婚的;二是因配偶一方长期下落不明,迫于家庭生活困难又与他人结婚的;三是被拐卖后再婚的;四是因强迫、包办婚姻或者婚后受虐待外逃又与他人结婚的等。

  5.区分重婚与同居行为的界限。同居既可以是双方有配偶的人或一方有配偶与另一方无配偶同居,也可以是双方都无配偶的人同居。当一方是有配偶时,同居事实上是一种不合法的行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第2条解释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因此,如果长期与他人的婚外性行为,不以夫妻名义,属于同居行为,不构成重婚罪;如果是以夫妻名义长期同居,成立事实婚姻的,可构成重婚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对于婚外情一方,重婚罪肯定是要判刑的,即使是拘役,也属于刑事处罚。对于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也是触犯刑法的。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情愿做婚外情的第三者的,也可能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

  网站声明:本文“重婚罪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法医鉴定轻伤标准是什么 法医鉴定轻伤标准是什么

      一、法医鉴定轻伤标准是什么  1、轻伤是界于重伤和轻微伤之间的一种伤害程度。因此,认定轻伤,一方面可以根据规定直接加以认定,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排除重伤或者轻微伤的角度来认定。  2、认定是否轻伤,应当以专业人员作出的鉴定结论为依据。鉴定人应由法医师或具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由司法机关聘请或委托的主治医...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我国刑法单列袭警罪了吗? 我国刑法单列袭警罪了吗?

      一、我国《刑法》单列袭警罪了吗?  我国《刑法》已经将袭警罪单列出来了。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正式施行。  其中,将《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修改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我国袭警罪什么时间执行的? 我国袭警罪什么时间执行的?

      中国袭警罪成立时间是三月一日,最高能够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袭警是指用暴力手段对正在执行警务的人民警察进行突然人身攻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五条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一)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  (二)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 ...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开套牌校车加袭警是什么罪 开套牌校车加袭警是什么罪

      我国没有袭警罪,只有妨害公务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刑法266条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刑法266条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刑法266条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有哪些 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有哪些

      一、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有哪些  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年满16周岁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均可构成。  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己所控制...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什么 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构成违法犯罪的情况下面它是需要接受法律处罚的,根据我国刑法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触犯相关法律,我们要根据一些政策依据进行处理,接下来法律知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什么问题的解答,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一、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什么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合伙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合伙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合伙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电信诈骗立案标准是什么 电信诈骗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电信诈骗立案标准是什么  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  根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立案量刑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犯罪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对人或事如果采取不作为的方式,也就是什么都不做,是“静态的”,对于那人或事来说是不会产生妨害或者造成损害的。因此一般来说,一个人对一个人或事物而言,如果什么都没做采取的是一个消极的态势,应该说是不会产生危害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构成犯罪的问题。但是有的情况下,如果刑法规定行为人必须作出某种行为,就可能...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普法知识网汇聚各种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供法学常识、汇总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例如合同法律知识、涉外法律知识、刑法知识、房地产法律知识、劳动法律知识等法律知识性文章供网友参考学习。

Copyright @ 2020-2022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6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