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www.lawzsw.com - 一家专业的法律知识网站!
主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未成年盗窃监护人不赔怎么办?

未成年盗窃监护人不赔怎么办?

刑法 2021-07-26 19:29:40188互联网法律知识网本文有883个文字,大小约为4KB,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导读】一、未成年盗窃监护人不赔怎么办?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法赔偿时,大都采取尽量协商的方法.协商不了通过法律依据查封监护人的财产。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

未成年盗窃监护人不赔怎么办?

  一、未成年盗窃监护人不赔怎么办?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法赔偿时,大都采取尽量协商的方法.协商不了通过法律依据查封监护人的财产。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二、盗窃罪是怎样认定的?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具体来说:

  (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如果具有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财产损失、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财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恶劣情节的,也可以定罪处罚。所谓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参照有关规定,应为达到规定数额80%以上。虽然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如果具有未成年人作案、全部退赃退赔、主动投案、被胁迫作案等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可以不作犯罪处理。

  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

  (2)多次盗窃。

  所谓多次盗窃,应为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这一规定主要指三次以上盗窃累计数额仍达不到较大者。若在追溯期限内,多次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以“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的情形来定罪处罚。

  (3)入户盗窃。

  刑法修正案(八)对入户盗窃,不论次数,不论盗窃价值的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入户盗窃不但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住宅权,而且极易引发抢劫、杀人、强奸等恶性刑事案件,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基于入户盗窃的这一危害性,为了加强对人身、财产权的保护,刑法作此修改。

  (4)携带凶器盗窃。

  对于携带凶器的目的的非法性,必须是为了在盗窃中为抗拒抓捕等目的,否则,若只是为了实施盗窃方便,为顺利实施盗窃创造条件而携带剪刀、钳子等工具,只是一般的作案工具,不应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若查明携带的器具确实不是为实施盗窃而携带,则更不应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若在盗窃中,将携带的凶器向被害人加以显示或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凶器、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的,则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5)扒窃。

  司法实践中一般理解为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秘密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为扒窃。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扒窃行为,就构成犯罪,不论窃得财物多少。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综合上面所说的,未成年人盗窃在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之下,对于监护人是需要承担赔偿的责任,而且需要按受害方实际受损失情况来进行确定,如果监护人选择不赔或者是无法赔偿的话,那么就可以通过法律来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

  网站声明:本文“未成年盗窃监护人不赔怎么办?”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法医鉴定轻伤标准是什么 法医鉴定轻伤标准是什么

      一、法医鉴定轻伤标准是什么  1、轻伤是界于重伤和轻微伤之间的一种伤害程度。因此,认定轻伤,一方面可以根据规定直接加以认定,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排除重伤或者轻微伤的角度来认定。  2、认定是否轻伤,应当以专业人员作出的鉴定结论为依据。鉴定人应由法医师或具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由司法机关聘请或委托的主治医...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我国刑法单列袭警罪了吗? 我国刑法单列袭警罪了吗?

      一、我国《刑法》单列袭警罪了吗?  我国《刑法》已经将袭警罪单列出来了。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正式施行。  其中,将《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修改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我国袭警罪什么时间执行的? 我国袭警罪什么时间执行的?

      中国袭警罪成立时间是三月一日,最高能够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袭警是指用暴力手段对正在执行警务的人民警察进行突然人身攻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五条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一)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  (二)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 ...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开套牌校车加袭警是什么罪 开套牌校车加袭警是什么罪

      我国没有袭警罪,只有妨害公务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刑法266条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刑法266条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刑法266条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有哪些 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有哪些

      一、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有哪些  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年满16周岁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均可构成。  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己所控制...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什么 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构成违法犯罪的情况下面它是需要接受法律处罚的,根据我国刑法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触犯相关法律,我们要根据一些政策依据进行处理,接下来法律知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什么问题的解答,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一、违法犯罪行为包括什么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合伙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合伙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合伙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电信诈骗立案标准是什么 电信诈骗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电信诈骗立案标准是什么  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  根据《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立案量刑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 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犯罪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对人或事如果采取不作为的方式,也就是什么都不做,是“静态的”,对于那人或事来说是不会产生妨害或者造成损害的。因此一般来说,一个人对一个人或事物而言,如果什么都没做采取的是一个消极的态势,应该说是不会产生危害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构成犯罪的问题。但是有的情况下,如果刑法规定行为人必须作出某种行为,就可能...

    发布于:2022-09-22

    详细阅读

普法知识网汇聚各种法律知识为广大群众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提供法学常识、汇总生活中的法律小常识,例如合同法律知识、涉外法律知识、刑法知识、房地产法律知识、劳动法律知识等法律知识性文章供网友参考学习。

Copyright @ 2020-2022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6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