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辩模式下适用新型调解原则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我国大多数民商案件审理已实现了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过度。诉辩式庭审方式被广泛采用,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成为诉讼的主导者,法官则处于一种超然地位居中裁决。这种新的诉讼模式与民商案件的本质特征相吻合,有效保证了程序正义的实现,从而使民事审判的面貌焕然一新。但任何一种诉讼模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诉辩式在展示出显著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固有的弊端。一方面,于当事人而言,由于失去了法官纠问的缓冲地带,交锋更为直接,对搞也更趋激烈,和解和息诉的可能性就越小,与些同时诉讼成本亦在增大,因为举证的责任的加重迫使当事人不得不耗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去寻找于己有力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否则将承担败诉的后果。另一方面,于法官而言,奉行当事人主义容易导致法官在作出裁判前陷入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对案件进程放任自流。如何弥补诉辩式的缺陷寻求当事人意思自治与法官合理引导的最佳结合点,使审判方式改革后的民事诉讼体制不仅具有完美的程序形式,且有利于获得理想的程序效益,成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正是鉴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调解原则的价值,并将其作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新着力点加以深入研究。
调解原则对民事审判的特殊意义。民事审判一贯遵循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的宗旨,要求办案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三统一。当立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的困难很多,社会上潜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大量的纠纷被诉诸法院。其中有很多案件,从法律上讲并不复杂,但却不宜简单依法一判了之,倘若轻率下判,很可能造成予盾激化,引发上访事件。而调解则把党的经济政策和法律的适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平息纠纷,清除隔阂,化解予盾,充分发挥审判工作为经济保架护航的职能作用。
由些,有必要充分重视调解原则,用足用活调解手段,对有可能影响稳定的案件立足于调,并努力提高调释的成功率,为维护稳定的大局服务。调解原则它能有效地提高诉讼效益,从而提高我国的民事受案率,充分发挥诉讼救济的作用。尽管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取得很大的成就。但诉讼成本高、审判效率低、判决执行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当事人往往担心打不起官司、拖不起官司、即便胜诉也可能执行不了,因而不原意诉讼。在这种情况下,调解原则就显得更为生要。成功的调解可以有效地降低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且易于执行,若能成为结案方式的主流,则必然能打消当事人进行诉讼的顾虑,从而提高法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促使诉讼救济这种为民,公正的救济手段为解决纠纷的首选。
调解以当事人的均有调解意愿为基础,以简易程序的开庭的为参照,以调解作用为开庭的重点,由当事人作为调解的主角,法官作为调解的辅助者,力求最大限度地保障调解的自愿、增强调解的公正、提高调解的效率,强化审判人员的调解观念,回顾调解原则在民事诉讼以及社会稳定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使干警认识到民事案件调解解决、有其很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中的必要性、可行性。民事诉讼法规事实上的调解原则不是对调解本身的谈化,而是在原来意义上的强化。我们需要抛弃的是过去错误的调解概念和方法,而不是调解本身。调解必须遵循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审判工作中,除当事人主动要求调解的外,还针对当事人诉讼之初,对立情绪尖锐的状况,注意找准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喻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细致的工作,使双方当事人的分岐逐步缩小,从而自愿协商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认真把握自愿意接受调解与自愿达成协议这两个阶段,不简单地把当事人在诉讼之初是否接受调解视为是否自愿的决定条件,把自愿的着眼点放在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否存在强迫与压服上。但是不能因为反对强迫调解,而把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法律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都抛弃了。只要是通过审判人员摆事实、讲道理、谈法律、话责任、双方同意调解的,即视为自愿。调解必须以事实清楚为前提,事实清楚是顺利进行调解的基础,也是集结事了的关健。为此,审判人员收案后,首先查明事实真相。因为调解的宗旨不是为了审判人员省事,而是为了在双方当事人明了事实真相、分清是非责任以后,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解决争执。通过查明事实真相,把事实和证据公诸于当事人,再辅之以讲明有关法律和道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与责任,消除减少隔阂与对立情绪,以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调解结案是审判的一种方式,它体现着法律的公正与尊严。因此,我们在审判实践中,严格审查所达成的协议是否合法,是否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审查合格后确认。
正确处理调解与开庭审理,调解与公开审理原则的关系。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后,我们把法院调解作为开庭审理的一种基本方式。无论是调解处理还是判决处理的案件,都按照开庭审理的程序规定进行,使双方当事人充分行使陈述的和辩论等诉讼权利,清楚自己的过错及责任,自愿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公开审理是宪法原则,审判工作必须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调解既然也是一种审判方式,自然应该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在审判实践中,我们应当坚持凡是调解案件都应向当事人公开,身社会公开(不应该公开审理的案件除外)允许群众旁听,增加调解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的监督,确保严肃执法。加强对调解是否建立在自愿、合法基础上的监督,切实发挥调解的积极作用,应当实行分管院长、审监庭和庭室负责人分别监督的办法,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调解案卷,对法院调解工作进行监督,这样,既有利于杜绝无视当事人自而硬性调解的做法,又可有效地纠正拖延调解,久调不决的现象。
网站声明:本文“诉辩模式下适用新型调解原则”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阅读
-
民事调解工作原则详细阅读
一、依法原则,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二、自愿平等原则,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三、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
法院调解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详细阅读
法院调解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 内容提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刺激了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复兴,这从全国各地各级法院日益攀升的调解结案率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如何较好地发挥法院调解制度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的功能以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法院调解制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与时俱进发展的角度,从法院调解制...
-
论民事调解自愿原则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从民事的"调解为主"到1982年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着重调解",可见,调解的功能被强调到十分重要的地步,调解是解决民事权益争议的重要的结案方式。调解结案对承办法官而言风险很小,同时由有利于案件的执行,与判决相比叫,更为省时、省力,文书制作又相当简化。调解应充分着中当事人的自愿原则,不仅要实体公正,而且要程序公正,坚...
-
全面理解、正确把握调解原则详细阅读
——真正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应有之义 调解是中华优秀文化和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一贯强调"以和为贵"、"息讼止争"、"息事宁人"等和谐的纠纷解决意识,注重发挥民间调解、企业调解、宗族调解、基层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制度作用,重视着眼长远,追求和谐的纠纷解决机制和艺术。调解也是充分发挥人...
-
法院调解原则详细阅读
法院调解需要遵循哪些原则?下面法律知识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法院调解的原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适用调解方式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1.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时,必须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包括调解活动的进行和调解协议的达成,都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 ...
-
论法院调解原则详细阅读
法院调解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独有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实践中出现的"重调轻判"和"否定法院调解"两种错误倾向,再加上一些审判人员徇私舞弊、"暗箱"操作,法院调解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很多,要求对其进行改革的呼声日高。笔者以为,法院调解走入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论上对法院调解原则...
-
调解原则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详细阅读
调解原则是民商事审判工作中一个广泛适用的准则,具有优良的司法传统,被誉为"东方经验"。调解原则以其灵活、便捷、高效以及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审判实践中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在当今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调解原则更是被充分使用和高度重视。因此,如何依法适用调解原则,加大调解原则的适用力度,达到定纷止争、息诉平访的社...
-
论民事调解原则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调解原则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中一个被广泛适用的准则,调解原则以其灵活、便捷、高效以及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审判实践中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在当今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调解原则更是被充分使用和高度重视。本文仅仅就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原则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民事调解中应遵守的正义、自愿和合法性、"以...
-
处理劳动争议着重调解原则详细阅读
法律条款: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 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心虹:上期我们谈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也就是哪些争议属于劳动争 议,本期我们来谈谈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首先,解决劳动争议应以事实为根据,这也是我国程序法...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诉讼调解原则范围详细阅读
本报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黄庆畅报道:"刑事自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要尝试用和解的方法解决",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透露,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对诉讼调解的原则、范围以及诉讼调解能力建设进行了明确。 这位发言人说,《意见》要求...